一、法定第一继承人和第二继承人顺序是怎样
法定第一继承人顺序为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。第二继承人顺序为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;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,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子女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
二、法定继承人顺序会因哪些情况发生改变
法定继承人顺序一般会因以下情况发生改变:
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:被继承人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,将财产给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部分法定继承人,此时按遗嘱或协议处理,不按法定继承顺序。例如,遗嘱指定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,跳过第一顺序。
丧失继承权: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、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等法定情形下,会丧失继承权,其继承顺序不再适用。
代位继承和转继承: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,由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,代位继承人可参与第一顺序继承;继承开始后,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且未放弃继承,其应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。
三、法定继承人顺序下遗产分配比例如何确定
法定继承中,遗产分配比例按以下规则确定:
首先,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;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;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,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。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应当予以照顾。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可以多分。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,不尽扶养义务的,分配遗产时,应当不分或者少分。继承人协商同意的,也可以不均等。
当探讨法定第一继承人和第二继承人顺序是怎样时,我们了解到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在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。但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这只是基本的继承顺序框架。在实际的继承情况中,还可能存在代位继承、转继承等复杂情形。比如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,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。若对于法定继承人顺序、代位继承、转继承等相关问题还有疑问,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侦探将为您详细解答。